Posted on December 25, 2017
把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中的课程梳理了一下,《江南六大古镇之乌镇(人文地理系列)》的试题整理如下
1、()是乌镇最早衰败的所在。
(1)东栅
(2)西栅
(3)南栅
(4)北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、()现属浙江桐乡。
(1)周庄
(2)西塘
(3)乌镇
(4)南浔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、()用吊桶到井里去打水。
(1)乌镇
(2)北方
(3)南方
(4)青镇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、《乌青镇志》记乌镇香市有()等娱乐。
(1)洋片摊
(2)马戏
(3)髦儿戏
(4)傀儡戏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、1950年后,乌、青两镇合为乌镇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、北宋以后乌镇慢慢转化成了人烟繁盛的经济重镇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、车溪就是现在的南北向市河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8、春秋时,乌镇是吴越边境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9、春秋时,越国在乌镇驻兵防备吴国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0、当年乌镇街上当铺中设了高柜台的有()。
(1)葆昌当
(2)保生当
(3)丰泰当
(4)淳泰当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1、访卢阁茶楼底层在(),接近水面。
(1)桥下
(2)桥上
(3)水阁上
(4)桥旁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2、家家枕河是乌镇的主要地理格局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3、居民建水阁是为了防备敌人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4、居民建水阁是为了扩大使用面积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5、老街上遗留的拱券门是以前大户人家的墙界标志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6、茅盾笔下,乌镇的河道里可以()。
(1)倒垃圾
(2)挑水
(3)洗菜
(4)洗衣服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7、茅盾笔下那家巍然独存的当票便是中市汇源当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8、茅盾笔下说自己的故乡本来有()当票。
(1)一家
(2)十三家
(3)五家
(4)四家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19、茅盾记“香市”中主要的节目有()。
(1)走绳索
(2)三上吊的武技班
(3)提线戏
(4)髦儿戏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0、每年春节,蚕乡都要举行迎蚕花的庙会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1、民国初年乌镇有()当票。
(1)一家
(2)十三家
(3)五家
(4)四家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2、民国元年,乌、青两镇合为乌镇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3、明初,乌镇民风土俗变为富庶礼义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4、清代以后,乌镇成为规模宏大的经济雄镇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5、三白酒是乌镇当地传统土法酿制的米酒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6、三白酒由()做成。
(1)白米
(2)白面
(3)白水
(4)白糖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7、水阁本来是属于违章建筑的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8、水阁从一开始就是政府鼓励居民建造的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29、水阁的源起,是因为乌镇水面比较宽,街巷比较()。
(1)宽
(2)窄
(3)长
(4)短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0、水阁房远离水面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1、水阁在产生之初属于()。
(1)违章建筑
(2)官方鼓励建造的
(3)建造的
(4)房屋的有机组成部分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2、宋代之前,乌镇的主要职能都是屯兵戍守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3、位于乌镇中市常丰街应家桥和南花桥之间的当铺是()。
(1)葆昌当
(2)汇源当
(3)丰泰当
(4)淳泰当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4、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访卢阁是陆羽那个时代的建筑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5、乌镇()某种程度上是被当作古镇地标看的。
(1)理发室
(2)茶馆
(3)酒楼
(4)咖啡巴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6、乌镇()是四乡来客聚集的地方。
(1)观前街
(2)东大街
(3)南大街
(4)北大街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7、乌镇()修真观东面,有茅盾故居。
(1)东栅
(2)西栅
(3)南栅
(4)北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8、乌镇茶馆现存最有名气的是应家桥南的访卢阁茶楼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39、乌镇的大街变化不大,()依然是主要街道。
(1)东大街
(2)西大街
(3)北大街
(4)南大街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0、乌镇的公生糟坊就是三白酒作坊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1、乌镇地域以栅为单位划分,至今依然繁盛的有()栅。
(1)东
(2)西
(3)北
(4)中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2、乌镇坊和巷的变化很大,大街的很大一部分却完整保留下来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3、乌镇后房窗下有水,这里的后房是指()。
(1)继室
(2)第二进门楼
(3)后堂
(4)水阁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4、乌镇经济繁盛始于()称雄于明清。
(1)南宋
(2)元
(3)明
(4)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5、乌镇老街,沿街店铺()常雕有花饰。
(1)立柱
(2)横梁
(3)门板
(4)窗户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6、乌镇老街,一律的()铺地。
(1)老石板
(2)沙石
(3)鹅卵石
(4)木板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7、乌镇老街,一律的鹅卵石路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8、乌镇老街大的铺子三、五、七开间,小店()个开间。
(1)两
(2)半
(3)一
(4)一个半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49、乌镇老街的店铺和民居以马头墙隔出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0、乌镇老街上的店铺门以木板排门居多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1、乌镇老街现存用排门板的大多是()。
(1)商铺
(2)民居
(3)水阁
(4)寺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2、乌镇民国初年的当铺包含有()。
(1)葆昌当
(2)汇源当
(3)丰泰当
(4)淳泰当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3、乌镇水道整齐,沿河民居多建水阁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4、乌镇水阁的源起是因为()曾经为兵家所用,水面比较宽。
(1)浔溪
(2)车溪
(3)花溪
(4)银子浜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5、乌镇唐时叫乌青镇,由桐乡的青镇和乌程的乌镇组合而成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6、乌镇位于两省之间,这两省是指()。
(1)江西
(2)江苏
(3)安徽
(4)浙江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7、乌镇位于七县之间,这七县含有()。
(1)嘉兴
(2)吴江
(3)吴县
(4)湖州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8、乌镇位于三府之间,这三府是指()。
(1)嘉兴
(2)湖州
(3)杭州
(4)苏州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59、乌镇现在开辟为景区的是()和中栅一带。
(1)东栅
(2)西栅
(3)南栅
(4)北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0、乌镇现在开辟为景区的是()一带。
(1)东栅
(2)西栅
(3)南栅
(4)中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1、乌镇因为人口、房屋的增多,()的变化都已经很大了。
(1)坊
(2)巷
(3)街
(4)河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2、乌镇在南宋之前都是军事占主导的集镇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3、乌镇在秦代时以车溪为界,西为乌墩,东为青墩,分属两县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4、乌镇曾经有八坊八街六十八巷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5、乌镇最初的名称()。
(1)
乌程(2)乌青
(3)乌戍
(4)青镇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6、乌镇最初的名称与()有关。
(1)丝绸
(2)寺庙
(3)商业
(4)屯兵戍守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7、乌镇最繁荣的明末清初之时曾有()当票。
(1)一家
(2)十三家
(3)五家
(4)四家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8、乌镇最盛时分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栅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69、五代时,乌镇为吴越与南唐交界地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0、下面几个关于水阁房的描述是正确的:()。
(1)没有窗户
(2)挑出水面
(3)悬空于河面之上
(4)房上开启了长窗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1、香市是个在乌镇民间流传很久的风俗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2、修真观大算盘附近的临时帐篷里不断有()可看。
(1)皮影戏
(2)拳船
(3)四方杂耍
(4)高杆船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3、以前四乡农民到茶馆喝茶都是直接()过去。
(1)坐车
(2)走路
(3)摇船
(4)骑马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4、有一首很有名的饮茶歌是卢仝写的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5、与蚕花习俗有关的娱乐项目是()。
(1)拳船
(2)马戏
(3)髦儿戏
(4)高杆船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6、在()这几个时代,乌镇的主要职能都是商业贸易。
(1)春秋
(2)五代
(3)明
(4)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7、在()这几个时代,乌镇的主要职能都是屯兵戍守。
(1)春秋
(2)五代
(3)明
(4)清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8、站在水阁的门口,可以用吊桶打水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79、镇里人家要是前面靠街,后面一定靠河。
(1)对
(2)错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
80、至(),乌镇军事职能已完全消失,而成为经济雄镇。
(1)南宋
(2)汉代
(3)唐代
(4)清代
答案:请点击此处查询